华为荣耀3上市时间(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的上市)

导读大家好,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华为荣耀3上市时间,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的上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华为荣耀3什么...

大家好,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华为荣耀3上市时间,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的上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的上市:大概11月份左右

听说是11月份

11月份左右

快了 再等等吧

应该快了吧,这个机子用的好?

360一下就可以了。。。。。。。。。

2,华为荣耀play3什么时候上市的:华为荣耀play3的发布会时间是2019年09月04日,正式上市时间是2019年09月17日。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

3,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上市?哪里可以买到? :

荣耀3会是华为荣耀系列的新一代,荣耀也是华为注重高性价比和性能实用主义的产品系列,现在距离上一代产品荣耀四核上市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年时间,理论上讲离上市应该不远了,据说荣耀3就要在8月28号发布,到时候华为主要的几个销售阵地,比如华为商城,华为天猫旗舰店应该都会有售,现在仍然只是猜测,还是要等官方消息,我和你一样也在等呢。配置方面,从目前泄密来看,4.7寸屏,四核处理器,1300万像素摄像头,三防(防水防尘防刮),还有红外遥控功能,用个好几年都不会过时,而且肯定耐用(掉马桶里也不要紧)。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不会超过2000,都需要再进一步关注官方的动向呢

4,华为荣耀30什么时候上市的:荣耀30的上市时间为:2020年4月。荣耀30手机很不错,参数如下:1、屏幕:6.53英寸OLED魅眼屏,精彩视界,饱满的色彩与超高的对比度,OLED魅眼屏让视界倾动人心。2、相机:4000万超感光相机,倾心画面一瞬捕获,搭配了强大的相机组合——超感光摄像头+潜望式长焦摄像头+超广角摄像头+微距摄像头。无论明暗远近,它都能助你轻松摄猎生活中的光影之美。潜望式长焦镜头,可实现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以及50倍数字变焦。拉近距离,发现全新视界。3、性能:采用Magic UI 3.1.1(基于Android 10)系统,麒麟985集成5G基带,5G性能更卓越。NPU大核+NPU微核架构, AI性能和智慧体验再升级,7nm工艺,八核处理器 ,带来高速、流畅的体验。4、电池:配备4000mAh(典型值)大容量电池,采用40W超级快充,30分钟即可充75%电量,告别低电量焦虑症。

5,华为荣耀scl-al00 是什么手机型号:背贴名称SCL-AL00是荣耀4A全网通版,荣耀4A于2015年7月在中国区上市销售。图片如下:

这款手机版本是荣耀4a(scl-al00/全网通)参数如下:硬件操作系统emui 3.1(基于android 5.1)用户界面emui 3.1核心数四核cpu型号高通 骁龙snapdragon msm8909cpu频率1.1ghzgpu型号高通 adreno304ram容量2gbrom容量8gb存储卡microsd卡扩展容量128gb电池类型可拆卸式电池电池容量2200mah理论通话时间600分钟理论待机时间300小时摄像头摄像头类型双摄像头(前后)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200万像素华为荣耀是华为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2013年荣耀品牌独立,相继推出荣耀3c,荣耀3x,2014年发布的荣耀x1,3月份发布的荣耀畅玩版。2014年12月16日荣耀发布荣耀6plus,该机搭载了全球独创的平行双摄像头,2015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荣耀7智能手机,2015年8月,华为荣耀推出线上以旧换新业务,回收包括苹果、三星、htc等多达1500个型号手机。2015年12月,百度“度秘”与华为荣耀“智灵键”深度集成,为华为手机用户提供秘书化搜索服务。

6,荣耀magic3什么时候上市?:

华为荣耀Magic手机什么时候出?华为荣耀Magic上市时间是多少?在昨天上午,@荣耀手机 正式宣布了号称“未来手机”的荣耀Magic,将12月16日举办该机的新品发布会,并称“探索的每一秒都充满智慧的魔力与惊喜”。

品牌介绍

荣耀品牌(英文名称:HONOR)诞生于2013年12月16日,坚持以互联网创新的轻资产模式。2017年,荣耀以5450万台的销量、789亿元销售额,登上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宝座。

2020年,荣耀启动“二级火箭”全新战略,全面开启“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前二,智慧全场景第一品牌的冲锋之路”。11月10日,据路透社报道,华为计划以1000亿元的价格,将荣耀品牌(英文名称:HONOR)出售给深圳政府和神州数码。

这笔全现金出售将覆盖荣耀的几乎所有资产,包括品牌、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11月11日,神州数码早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神州数码与华为未就荣耀出售一事达成任何协议。

2020年11月17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共有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联合发起了本次收购,这也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行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荣耀

7,荣耀magic3什么时候上市 :因为荣耀magic3预计会使用这样的技术,而且荣耀v20的GPU cloud技术更加优秀,不需要显示屏外设,荣耀magic3自身就是主机+显示屏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操作。

已经上市天猫和京东 还有华为官网平台预约华为的全新未来手机——荣耀magic。荣耀magic的基本配置,该机配备5.09英寸的2k super amoled显示屏,搭载麒麟950处理器,4gb ram,64gb rom,主摄像头为1200像素+1200万像素的双镜头,最大支持3968x2976照片拍摄以及1080p视频录制,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荣耀magic有三大亮点,分别是外观设计,系统和magic charge闪充。在外观上,新机前后均为3d弧面玻璃(cover glass),就是前4曲面+后4曲面设计。手机侧面边框最薄处2.8mm,使其手感温润,而航空级金属中框则有效保护了曲面玻璃,配合5.09英寸超高清显示屏,荣耀magic非常适合单手使用。可以说,这是一款小而美的手机。荣耀magic的一个杀手锏是采用了同样由华为2012实验室打造的magic charge闪充技术,该机电池容量为2900mah,充电最大规格为5v/8a(40w),据称荣耀magic在30分钟能充进90%的电量,是世界上充电最快的商用手机。

荣耀Magic3是荣耀最高端的旗舰产品,全新的标志性设计以及综合AI性能,软件系统采用MagicUI 5.0(基于Android 11),8月12日官方发布会,并于8月20日于中国区上市销售。

8,华为荣耀3上市时间 华为荣耀3怎么样:导语:华为在2013年可谓风生水起,发布了多款具有显著特色的手机,这些产品无论从工业设计上,还是从操作体验上,都可以与国际品牌相媲美。近期华为又将召开新的发布会,据传传闻已久的荣耀3机型将会面世。而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上市,华为荣耀3怎么样?这些问题也是网民非常关注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华为荣耀3最新消息,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华为荣耀3最新消息 华为荣耀3什么时候上市  关于荣耀3产品上市的消息早在P6发布之前就已经不胫而走。徐昕泉也曾表示,荣耀2四核的接续产品是荣耀3,计划6月份上市,会给消费者带来惊艳的新功能。今年5月,工号为P6-U06的产品真机曝光,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华为即将发布的荣耀3产品,但6月18日,华为发布的实为P6,荣耀3也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而近日有微博用户相继曝光了多张华为荣耀3真机图,并有媒体报道荣耀3将于近期发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离华为宣称今年着力打造的产品——华为P6发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此次荣耀3真机的曝光又引发了热议。有消费者担心这会阻碍P6的销售,有微博名为“花通社”说:“荣耀3已经开始造势,廉价iPhone谣言四起,MOTO X已经发布;华为P6,估计也就这样了吧。”  华为终端总裁余承东在P6的发布会上就表示,希望P6的销量能达到1000万,并延长P6的销售周期。然而此次曝光的即将上市的荣耀3仅仅距离华为P6上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无疑会缩短P6的销售周期,虽然砸入了大笔的营销费,一旦销售周期缩短,销量更无从提高。这样一来,华为终端一直力捧的P6将会被置于何处?  更有用户建议,荣耀3别生产太多,这次荣耀3推出没有什么好结果,说不定P6还有连带影响。  对此,移动互联网专家陈健民认为,密集上市既可显示实力,也可造成免费舆论宣传,但这也得P6确实做得好才行,这样其实也是有风险的,好则一起好,坏则一起坏。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也只是我们的推测,而华为荣耀3具体的发布时间及华为p6的销售情况是否真的会受到影响,这一切还需等到华为发布会的到来才能揭晓。华为荣耀3价格 华为荣耀3真机图片曝光  近日,有微博用户相继曝光了多张华为荣耀3真机图,并且该机已经于6月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证,有望于近期发布。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华为荣耀3曝光的真机图片。  据悉,华为荣耀3型号为HN3-U01,采用1280×720分辨率显示屏,搭载1.5GHz四核处理器(应该还是海思K3V2),配备了2GB RAM,所以说可以不用担心装载软件的问题了,手机总内存为8GB,略微小了一些。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光圈大小不得而知。运行Android 4.2.2系统和Emotion 1.6界面。   通过图片上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华为荣耀3屏幕尺寸为4.7英寸,前置摄像头为100万像素,机身尺寸为133×67.2×9.9毫米,重138克。电池方面2300mAh的设置还是比较靠谱的,待机两天应该不成问题。据悉,荣耀3的售价应该在1888元左右,比较具有竞争力。华为荣耀3电信版配置评测 华为荣耀3怎么样 三防四核手机 华为荣耀3评测抢先看  此次曝光的荣耀3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防水、防尘功能是卖点,不过配置上有较大的提升。外观与Ascend D2相似,机身是塑料材质,相比于Asend D2工艺降低了不少,依然采用了海思处理器。  华为电商总裁徐昕泉曾在微博上表示:“新的荣耀,新的起点。”这也被众多媒体认为是华为即将发布荣耀3产品的信号。  综合目前的消息来看,荣耀3机身型号是HN3-U01,机身厚度为9.9mm,为塑料材质,有黑、白两色可选,配备4.7寸720p触摸屏,搭载1.5G四核处理,从屏幕分辨率判断,处理器极可能是海思K3V2。荣耀3搭配2GB内存和8GB机身存储空间,提供1300万像素后置(配LED补光灯)、1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支持microSD卡扩展,运行基于Android 4.2.2定制的Emotion 1.6界面。后盖为可拆卸设计,电池容量为2230mAh。机底部配备了红外发射器,支持红外遥控功能。配置总体并无太多亮点,外型中规中矩。  传闻荣耀3具备IP58三防性能,采用了防水防尘设计,USB、3.5mm接口都有防水盖,而且后盖上加装了防水橡胶圈。从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看到,荣耀3在水中浸泡20秒后,拿起来依然可以进行正常通话和浏览网页。  根据之前相关信息,荣耀3的售价或为1888元,并且以电商形式首发。但小编认为,华为荣耀系列一直以对抗小米为目标,如今小米2S都降到1699元,所以荣耀3最终定价可能会更低。

9,华为或发布智能音箱:大挖腾讯墙角,一度解散团队_:

编者按:本文来自“智东西”,作者 寓扬。36氪经授权转载。

上周,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半年度业绩报告中,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告诉智东西,他们也正在做智能音箱,并且很快会发布。

而在去年年底,华为对于智能音箱的态度还是坚决不做。但在今年1月底风向就变了,华为消费者BG智能家居产品线负责人闪罡当时告诉我们,华为有望在2018年推出智能音箱。

为何华为在智能音箱上变卦,今年又要做智能音箱?

去年11月份,华为生态负责人Robert Yu告诉媒体,华为的云、AI、语音技术已全部成熟,做一个智能音箱出来轻而易举。

可是为何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产品,华为做的如此犹豫,产品迟迟未出,华为又到底在迟疑什么?

此外,华为打造的智能音箱究竟有何不同,又会呈现何种不一样的打法?带着这些疑问,智东西近期起底智能音箱产业链上下,力图还原华为在智能音箱这一役背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结合产业链各方消息,我们发现华为正在搭建整套语音体系,围绕智能音箱的团队已超过百人,华为为此还跑到腾讯挖了不少墙角。

有趣的是,有消息爆料,华为在两年前便有一个智能音箱团队,但不幸后来经评估后团队被解散,直到今年才再次复活这个项目。

遥想苹果HomePod当年难产背后,历时5年数次砍掉。华为的智能音箱可以跟其称为“难兄难弟”,据智东西了解,华为极有可能在今年10月前后发布这款智能音箱。

两年前曾解散智能音箱团队

如果说苹果做智能音箱,历时5年数次砍掉是“难产”,那么华为做智能音箱就是“纠结”。

一位久经沙场的消费电子圈老炮王峰曾告诉智东西,至少在两年前,华为就有了智能音箱的团队,但是后来经过内部评估,华为否定了这个项目,并直接把团队解散了。

此后两年间,智能音箱也在华为内部经历数次讨论,但都被一次次否定。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曾说过,智能音箱确实是一个风口,但要搞清楚这是谁的风口。

言下之意,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仍在手机入口,不会追逐这一风口。直到去年年底,智能音箱在华为内部仍是被否定的状态。

而在今年CES(美国消费电子展)后,华为消费者BG智能家居产品线负责人闪罡透露道,华为今年有望推出智能音箱,但更偏向于智能家居的控制。

智东西通过产业链得知,华为极有可能是在今年年初复活这个项目,开始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接触。

等到今年3月份,邵洋也公开表示华为会做智能音箱。当谈到智能音箱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时,他称在华为看来,手机仍是主中心,音箱、平板、电视都有可能成为副中心,未来的家庭副中心是多元化的,主中心会驱动其他副中心。

图片来源:智东西

这进一步明确了华为做智能音箱这件事,也明确了智能音箱在华为体系中的定位——一个场景的副中心。

挖腾讯墙角

我们先抛开华为为何在2018年初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抛弃过去两年的坚持,去做了智能音箱。既然决定要做这件事,总要有人、有资源、有供应链,而关于人,华为没少从腾讯挖墙脚。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的智能音箱来自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家居下面的团队,该团队已经超过百人,整套语音的AI系统都自己打造,包括远场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决策对话等。

王峰也谈到,华为智能音箱团队不少人都来自腾讯,过去一年华为从腾讯叮当和腾讯云小微没少挖人。“过去一年,华为跟腾讯过的并不愉快,还吵过几次架,但就像三星跟苹果一样,也并不影响他们的合作”,他如数家珍地说道。

而腾讯云小微和腾讯叮当正是腾讯内部主要的两支智能语音团队。此外,再爆个料,之前推出腾讯听听的耳朵音箱团队已经并入腾讯叮当,可见腾讯内部也在上演团队与资源的整合。

此外,与智能音箱相伴的还有儿童智能机器人,余承东还告诉智东西,“机器人类的产品在做,至于有没有胳膊有没有腿不重要,重要还是核心能力,要把自然交互做好”。

可见,华为并不单纯的做一个智能音箱,其所图谋的是背后的整个语音交互能力。

预计十万量级10月前后发布

通过与多位智能音箱圈的业内人士沟通,我们获得了关于华为智能音箱产品的更多爆料,悉数奉上:

尽管华为会亲自打造整套语音技术,但是也有人称,短期内华为的远场语音识别技术不一定成熟,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技术仍会采取外购,自身打磨核心的语义理解部分。

虽然我们尚不知晓华为智能音箱的具体外观,但智东西了解到,该产品外观由洛客(宁波洛客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设计,这家公司是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再创业的项目。

华为智能音箱可能采用思必驰的远场语音方案和前端声学技术。至于生产方,据了解华为已经对接了通力电子、三诺电子、国光电器等,具体首批产品有谁生产还尚未知晓。

但结合生产方与华为推产品的一贯作风, 华为智能音箱不太会走低端路线,因此未必会走烧钱抢入口的路。

至于该音箱未来的产能量级,消费电子圈的资深人士王峰称,“至少是十万量级”,“如果量太少,恐怕内部立项都不会通过”。

至于发布时间,结合华为智能音箱的进展,我们推断其不会在今年8月底德国IFA消费展上推出。结合国内下半年各家发布新品的节奏,华为应该不会错过双十一这波购物潮,预计会在十月前后发布产品。

关于产品卖点,这款产品应该会与其智能家居平台HiLink体系相结合。目前智能家居平台也是华为消费者BG的一个重点项目,除了手机扮演家庭控制中枢外,华为也确实缺少一个更加便捷的交互中枢。华为消费者BG智能家居产品线负责人闪罡也曾告诉智东西,其智能音箱将更偏向于智能家居的控制。

此外,一位通信圈的业内人士猜测,华为还可能在智能音箱中加入4G模块,跟其通信优势相结合,并与运营商结合呈现更多的打法。

华为的犹豫不决

华为一向推崇“狼性文化”,认准目标,果敢出击。但是在智能音箱上,为何华为会犹豫不决,为何否定两年的项目再度复活?

据智东西了解,随着整个智能音箱产业链的成熟,一款智能音箱一般半年即可产品落地,而如今已到8月,为何以速度见长华为在智能音箱上却迟迟不发?

通过与多位业内人士沟通后,我们发现,最初华为仍把手机作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的核心入口,但随着华为智能家居业务的铺开,华为确实需要为家庭场景寻找一个更加便捷的入口,以进一步丰富手机周边生态。

随着去年底到今年初,华为对外开始讲述“主入口”与“副入口”的说辞,可以算作对家庭场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在手机与其他产品之间做的一个平衡。

至于华为的纠结和迟迟不发,一种观点认为,华为之前的语音助手多采用科大讯飞或者百度的语音技术,尽管华为在研发上不差钱,但打造整套语音方案毕竟还需要时间。再结合华为在2016年末发布的AI手机荣耀Magic,其中确实融合了不少AI技术,但是缺少自有的AI芯片和语音助手,而传言将要推出的Magic 2则很有可能加入这两项功能。

另一位沙场老兵李明则细数这背后的游戏套路,“犹豫不决也是正常的,说白了(智能)音箱就是亏钱玩意儿,你玩不玩吧,大家都在做谁敢落后”。

他认为,华为本身是一家正常做硬件销售的公司,在补贴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经验,再说无论是做手机、做路由器都是赚钱的,现在为什么要做一个不赚钱的项目,并且还可能要赔钱?

“(智能音箱)硬件开套模具,所有开发费也就是百来万、两百万的事情,大家都不差几百万做预研发,但是差几个亿来补贴”。

“不是硬件本身的问题,这东西真有多难?问题是怎么玩,犹豫是大家心底没谱”,李明说道。

似乎李明说的已经不再是华为的犹豫不决,而是整个行业的现状。

整个全球背景下,智能音箱形式大好,预计今年出货量会突破6000万台。而国内市场相较于去年至少会实现10倍增长,销量达到1500万~2000万台。据智东西了解,目前阿里、小米两家的智能音箱销量累计已接近千万。

一方面是智能音箱市场在不断变大,在智能家居中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阿里小米百度的低价策略,意味着入口型产品的布局短时间内必须还要依托低价和补贴的玩法打入市场。

正如李明所言,几百万的预研发无论是家电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出得起,但是要拿几个亿来补贴做一件未必靠谱的事情,估计所有厂商都要暗自掂量一下了。

结语:手机圈坐不住了

对华为而言,随着整套语音技术的打造,智能音箱应运而生,可谓时机成熟了。据智东西推算,华为智能音箱已箭在弦上,产品已完成70%~80%,并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与大家相见。

关于做智能音箱纠结的不止华为,BAT同样很纠结,传统家电厂商、手机公司、创业公司也很纠结,做不是,不做更不是,毕竟在AI的大浪潮下,谁也承担不起错失风口的风险。

事实上,不止华为,其他手机厂商的智能音箱也在路上,而华为智能音箱的出现,或许也会引出手机这波暗中积蓄、随时喷涌而发的力量。

注:尊重受访者需求,王峰、李明为化名

10,王峰对话赵明:荣耀现在不做区块链手机,营销要向小米学习_:

6 月 8 日凌晨,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继续自己的“十问”,与刚刚发布“很吓人的技术”的荣耀手机总裁赵明对话。

在对话中,赵明进一步解释了“吓人技术” GPU Turbo,并说这不是营销噱头,而是整个软硬件的体系做到极致的产物,同时,因为华为有自己的芯片,所以无法支持其他平台。

赵明也坚持认为自己在做的是“互联网手机”,并认为互联网手机没有过时,而是来到了“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核心在于能更快捕捉消费者需求,并更快相应、满足这一需求。

他也表示,在手机营销方面,荣耀还需要向小米学习,“但是荣耀最强的是产品本身,是产品的品质、质量、性能、体验等等。市场竞争主要是看谁的长板更长,营销我们做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赵明也再次重申自己的海外战略,表示不会用低价占领市场,“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的品牌永远升不上去。”

以下是二人对话主要内容:

王峰:同样是发布会上的常客,无论是小米雷军、锤子罗永浩、还是你的同事余承东,都比你更为被大众所熟知,是华为要求干部不能太高调,还是你个性使然?如果产品负责人或业务负责人过于低调,会不会让产品失去个性?

赵明:这一方面公司的文化比较低调,也和我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我认为,品牌和产品比个人其实更重要,更值得宣传,也更值得吸引大众眼球和引起大众关注。华为公司的高管包括老余,都是理工男的背景出身,专注于打磨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用产品和品牌去影响用户,就像这次发布的荣耀play一样,其实都是产品和技术自带流量。

从公司的整个发展理念也可以看到,我们本身就不是靠哗众取宠来取胜的。我们2017年研发投入就达104亿欧元占营收的14.9%,超过苹果,位列全球研发投入排名第六位。我们更擅长用产品说话。

王峰:前天下午,余承东和你在北京开了一场发布会,推出了 GPU Turbo 这项“很吓人的技术”,但网上有一个观点,“GPU Turbo 只是针对少量游戏做的特别优化,仅仅算是营销噱头”。

赵明:研发小伙伴要知道这个说法该非常愤怒了。GPU Turbo是一个革命性的图形处理增强技术,它是基于软硬件协同和一体化设计,把整个软硬件的体系做到极致。相当于把GPU里面的微码进行调整,跟操作系统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来的。这一技术是基于我们自家的软件和硬件开发,暂时其他的芯片平台还无法支持。

目前阶段,我们所优化的6款游戏涉及各个领域和方向,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比如说《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这两类大型的对于资源消耗比较大的游戏我们都能够胜任,那么大家可以想象,类似的这类其他游戏肯定都没有问题。

所以说,并非如外界所说的,是只对个别游戏做特别优化。另外我想强调一点,类似发布会上展示的和友商的PK,用单线程战胜了多线程,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只有华为和荣耀能做到。如果大家都是在单线程上,那我们不止甩对手一条街,不知道会甩几条街。

王峰: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荣耀在整个华为手机业务中的销售量占比,你今天方便透露相关数据吗?

赵明:我去年年中的时候说过,两年之内不再公布我们的销售数据。这一方面是为了更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也是为了避免跟别人打嘴炮,目前来看我们做到了。其实现在的很多数据报告都可以作为参考,在国内,我们认为赛诺的数据是相对准确的,海外的可以参考GFK的数据。

王峰:荣耀起初的定位是互联网手机,我想了解一下最初这个定位是基于什么考虑?且如今,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看到任正非去年底在华为内部说,荣耀的销售不再拘泥于形式,不要过多强调线上、线下。这是否意味着荣耀“互联网手机”定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赵明:互联网手机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势而生的,它带来了用户沟通、品牌体验、产品研发、营销效率的全面革新,直到现在,互联网手机轻资产、快沟通、易购买、高效率的优势依旧存在。但是,我们这里要明确一点,互联网手机模式不仅仅是渠道模式,更加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单纯用渠道来定义或衡量一个品牌是不是互联网手机品牌,显然过于片面了。在我看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是互联网手机不断进化的一个体现。互联网手机的核心在于能更快捕捉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更快速的去响应与满足,利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把效率提升到极致。

荣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部团队成员不到600人,可以说我们是最有效率的手机品牌。此外,我们的营销费用也是全行业最低,每年的营销费用不足总营收的3%。

全球不到600人的营销和销售人员,可能找不到比荣耀更高效的团队了,这就是荣耀互联网手机的魅力。

王峰:华为和荣耀的同代产品之间,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价格,在中低端区间有大量重叠,这两个品牌的区别和要覆盖的目标市场到底是怎么界定的?同时做两个独立品牌对于华为的战略价值分别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荣耀手机的同门师兄——以华为品牌直接命名的这个竞争对手?

赵明:感觉是个小坑呢 ,不过在我们内部真不是问题。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向华为学习如何构建品牌、打造产品,华为向荣耀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做营销,更加贴近年轻人。双品牌运作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全面满足消费者的优势,过去7年,华为+荣耀双品牌销量增长了51倍。

华为和荣耀分别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用各自面对的不同人群来定位我们这两个品牌,当然,有一部分产品的用户可能会有重叠,也有一些产品会在价格、配置上有重叠,因为双品牌是独立面向市场的,各自有各自完整的产品序列是很正常的。

荣耀定位是极其鲜明的,就是打造面向年轻人的科技潮品。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华为品牌和荣耀品牌的品牌调性、品牌区隔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双品牌运作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可以显而易见的。感受一下荣耀产品调性。

王峰:我的感觉,荣耀手机在互联网上的声量,似乎没有小米手机大,但是我们一看公布出来的销量却一点不差。说说你的秘籍?

赵明:我认为在目前市场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互联网营销比小米更强,互联网营销是小米最强的部分。但是荣耀最强的是产品本身,是产品的品质、质量、性能、体验等等。市场竞争主要是看谁的长板更长,营销我们做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其实,荣耀一直是个长跑选手,你会看到,每一年我们都在提升自己,我们和消费者的沟通也在改善,因为用过我们产品的人都说我们的产品好,我们产品的NPS(净推荐值)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在中国市场,华为、荣耀、苹果并列第一,NPS达到47%。从长期竞争来讲,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当然,在营销方面我们也要向小米和雷总学习。

王峰:不少人认为,手机厂商提AI,只是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加入新概念进行包装罢了,噱头大于实用。对此,你如何回应?

赵明:AI分三层,第一是AI底层的AI算力,荣耀Play、荣耀10、荣耀V10的NPU在人工智能算力上都是最强的;人工智能的第2层面是智慧的操作系统,荣耀Magic中我们首次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Magic Live;第3层是应用层,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把AI的算力、处理能力和体验赋能出去,从而改善应用,优化使用体验。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从荣耀Magic以后,我们在AI的三个层面都开始发力,我们是在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的手机品牌。从荣耀Magic、荣耀V10以后,几乎市场上所有的品牌都在蹭我们AI的概念,但是如今荣耀的AI已经走到了AI 2.0时代,在这个方面,我们至少领先其他品牌半年到一年。

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手机行业一个跨越发展的契机,在未来是最能够极大改变手机应用体验的技术方向。

王峰: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大数据,但今天,消费者行为数据已经被互联网公司控制了,荣耀作为硬件厂商开发AI智能,数据不在自己手里,空有AI算法还是不行。我觉得,荣耀的人工智能不好做。

赵明:其实我在荣耀Magic发布的时候就说过,人工智能的时代,中国有可能领先,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打造一个开放、合作的生态关系。荣耀一直坚持“有朋友,有未来”,从目前来看,我们和互联网公司、服务提供商们并不是一个冲突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荣耀从来没有去幻想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态,什么都自己做是不行的。不管是共享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接口,还是共建人工智能生态圈,这需要大家都把各自的能力贡献出来。荣耀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互联网公司意识到,AI对各个行业、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大家应该加入到这种合作的同盟当中来。

王峰:。今年四月中旬,华为云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并强调只做技术不碰虚拟货币,也有传言华为手机在海外安装数字货币钱包,你是如何理解区块链的?区块链如今这么热,荣耀会考虑推出区块链手机或硬件业务吗?

赵明:有些传言已经澄清过了,区块链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但相对于AI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一个概念。我们目前聚焦于打造AI技术,更看好AI对手机能力的提升,区块链技术也在关注。

真正的区块链手机兴起,应该伴随着用户真正需求的解决、现实应用的普及。未来如何让区块链手机在手机现实应用上落地普及,并且产生真正有益消费者的实质性收益,还是需要业界同仁一起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王峰:有业内人士分析,荣耀人工智能引擎对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有所触动,涉及互联网服务入口这一重大核心利益,对他们构成了战略性的威胁。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赵明:应该是过度解读和紧张了。华为/荣耀作为硬件和手机公司,在互联网服务上与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百度、美团都是合作的关系,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共同打造AI的生态系统。

我们不能画地为牢,而是应该把能力贡献出来,实现数据和逻辑对接,这样人工智能才能提供更好的体验。如果都是画地为牢,我的东西你不能碰,我也不开放给你,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王峰:荣耀在海外是否会面临内外夹击的局面?身为荣耀掌门,你打算如何在海外市场破局?是会借助同门华为已有渠道,还是另辟蹊径?

赵明:荣耀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是独自去构建自己的能力,独自面向市场、用户、渠道和零售,只有把自己的能力夯实,未来才走得更远和踏实。在整体上来看,荣耀这一次海外战略应该是从2017年下半年逐渐成型的,先是在集团内部开始讨论然后全面实施。

去年12月5日的伦敦发布会,我对外正式公布了荣耀海外三年战略,也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实现全球销量排名前五,国内销量和海外销量是50:50,2017年的时候这个比例是15%,85%的销量来自于国内。2018年1-5月份海外市场的销售增速是超过100%。现在,海外占比超过了20%,今年全年来看可以达到25%或者30%。

许波:请问赵总打头阵的海外市场是哪里?

赵明:俄罗斯、西欧等国,俄罗斯现在第二了。在海外市场,我们并不惧怕竞争,还是会坚定我们品牌的核心理念,打造属于年轻人的科技潮品。所以我们的品牌定位和走向市场的方式,绝对不会因为竞争的关系而以低价来占领市场。

其实这是很多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时常用的手段,就是用低价占领市场,但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的品牌永远升不上去。

今年的上半年,我们的海外业务增长是100%,到现在荣耀在海外的发展都是健康而且高速的。你会发现一点,荣耀是以旗舰机开路,我们代表荣耀品牌的是荣耀8、荣耀9、荣耀10。其实在伦敦发布会的时候媒体问我:“怎么看你的竞争对手”,我说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看到荣耀想到荣耀这个品牌,你想到荣耀的产品是什么?荣耀8、荣耀9。今年荣耀10在海外的销量跟荣耀9比,是荣耀9的300%。还有很多国家没有上市。所以目前这个销量提升是非常快的。我们在海外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非常清楚的,在旗舰机的品牌带动下,我们的千元机系列销量增长更为迅猛。

王峰:手机行业的大拐点还有多久会到来?

赵明:手机行业的拐点,跟荣耀手机的拐点是两个概念,我们至少能看到在未来3-5年中,荣耀手机还是会处于一个健康和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不赞同拿手机行业类比家电行业或者PC行业。

从全球发展来看,移动通信技术是每隔十年就会有大的升级换代,从4G到5G,一定会带来革命性的应用体验,电脑行业反倒是没有这样的技术革命的驱动。

十年前的电脑能干的事情,和十年后能干的事情,没有本质的差别,无非都是图像处理、PC游戏,它没有改变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手机不一样,从2G打电话、发短信;到3G能够上网;4G能够看视频、打网络游戏;每一次通信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新的应用、新的技术的发展,而最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变化就是融合与连接的实现。虚拟现实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到了5G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又会有很多革命性的应用涌现,人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期待。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拐点,没有可对比性。手机每个技术周期都会强制重新刷新一遍,这个是普遍性的,也是手机与PC周期和规律不太一样的原因。移动通信10年左右一个周期,和建设周期、成熟期、回收期都有关系。

11,三星手机雪崩式溃败中国:从20%跌到0.8%_:

日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

▲左: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三星中国市场份额跌至0.8%,右:GFK公布的2017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数据(图右由腾讯科技制图)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14.72亿台,三星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17亿台,市场份额高达21.6%,占据全球第一。而根据GFK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4.49亿台,换算过来约为全球市场的30%,而2017年三星总共在中国卖出了1107万台手机,市场份额仅占2%。

▲今年2月IDC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报告

三星,这个安卓时代的智能机王者,这个从功能机时代一路厮杀前进、造就市场传奇的传奇品牌;其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中国市场第一(超过20%)一路滑落到仅剩2%,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

那么三星是如何做到的呢?

1988-2013:广泛技术布局+精准营销战略, 一路攀升至市场老大

2018年除了是三星集团成立80周年外,还是三星手机推出30周年纪念。三星的第一款手机于1988年推出,跟摩托罗拉在1973年推出首部重达1.1kg的大哥大比起来,晚了15年时间。

因此,在1988年三星手机进入手机市场的初期,其实处在弱势阶段,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比,既没有品牌优势、又缺少手机打造经验。不过由于对市场营销及品牌定位的敏锐捕捉,三星在功能机时代录序推出了超薄手机SH700、女性手机A408、MP3手机M188、彩屏手机T108、以及集蓝牙与视频等尖端技术的“商务时尚”手机D508,在功能机时代打下一片江山,2007年第二季度,三星取代摩托罗拉,占领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而在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换潮流之中,才是三星真正一战成名的市场。

前文提到,三星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人李秉哲于1938年成立的“协同精米所”的粮食加工厂,卖鱼干、蔬菜水果、面条等。随着战后韩国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扶持,三星企业开始快速发展,三星电子于1969年成立,随后从家电制造开始逐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渐掌握了内存、处理器、显像管、液晶面板等核心技术。

▲三星Galaxy S i9000

因此,在智能手机时代,三星几乎拥有智能手机上所有配件的研发技术,于是它陆续将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整合起来,保证三星手机拥有一流的屏幕、芯片、内存、CMOS、镜头。2010年3月,三星推出旗舰手机Galaxy S i9000,这款配备了4英寸800*480分辨率显示屏、搭载Exynos 3110处理器、后置500万像素+前置3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可谓一鸣惊人,在当时的智能手机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而在2011年,三星顺势推出Galaxy S2(GT-I9100),这是三星第一款双核手机,在短短85天内达到了500万台出货纪录,一举成为当时销量最高的手机。

2011年12月,三星以全球第一市占率甩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老对手,登顶全球最大手机最大制造商宝座。此后,三星又陆续尝试了大屏、曲面屏、光学变焦、安卓/塞班系统等多种技术,在发现市场突破口后集中资源轰炸,一时在全球市场风光无限。

2013年,三星通过优质产品+大规模广告与营销轰炸,推动其手机销量节节攀升,在当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将近20%,成为中国最大手机品牌商,这也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三星的因其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的优势也开始凸显,但同时也埋下了隐忧——后来的HTC总裁王雪红曾经在当年的采访中表示,三星的屏幕等产品会由于要给自家手机的优先供货,导致HTC产品上市受限:导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HTC、金立等不少手机厂商都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优先采购三星配件。

2014-2018:四大原因致节节败退,Note 7爆炸成最后一根稻草

在经过了2013年的“登顶”之后,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一直维持着领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出巅峰之后却持续下跌,落入节节败退的窘境。

1)国产竞争品牌快速崛起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显露出进入成熟期的迹象,各厂商间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产品开始走向同质化的开端。

上图是来自市场咨询机构Sigmaintell在2017年上半年的研究数据,我们从图中可以看见,自从2013年以来,华为、小米、vivo、OPPO这四大国产品牌都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华为、vivo和OPPO,自2013年以来都几乎是以直线抬升的涨势在掠夺中国市场。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而在这些国产竞争品牌中,对三星冲击最大的恐怕要数华为了。由于三星手机一直主打的高端商务形象已经被华为替代,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认识度在不断下降。

通信产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则认为,在同定位的产品竞争中,三星手机的品质不一定比其他品牌强上很多,但是价格却比竞争品牌高出很多。

2)本土化能力缺失: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

在智东西对手机爱好者的随机走访中发现,手机产品的本土化能力薄弱是被一众消费者吐槽得最多的一点。三星手机的中文操作系统被他们调侃为“负优化”,“手机特别明显的越用越卡,如果其他手机用一年就卡,它只用半年。”

此外,三星手机的系统功能和易用性也被评价为“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使用习惯”,很多界面功能的安排逻辑、一些针对中国用户的小功能都不如华为、小米等品牌贴心,不过据称从2016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S7开始,三星已经针对这点有所改良。

另一位通讯业资深分析师则认为,三星的本土化做得不好,在应用市场、逻辑功能等方面都采用全球视角,没有像很多本土品牌那样针对中国消费者去做优化,这一点与摩托罗拉没落的原因非常相似。

此外还有,早在2014年,正是4G时代火热的萌芽期,不少中国手机品牌都在积极推出4G手机,运营商在加大对4G手机的补贴,但是据手机行业人士表示,由于三星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偏差,彼时还在集中销售3G手机,导致分销渠道库存堆积,影响利润。

与这类似的还有三星对中国线下分销渠道掌控的薄弱。正如众多行业分析者指出的,vivo与OPPO的“逆袭神话”不得不归功于向对线下渠道的强大掌控能力与对潜在市场人群的深度挖掘、精准营销,从积极邀请流量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再到重点突出美颜、时尚等手机功能,不一而足。与之对应的,小米与华为荣耀则在此前重点布局了互联网营销模式渠道,打造了不少小而美的爆品。

反观三星,由于中高端市场受到苹果和华为的挤压,中低端产品却在性价比上弱于同行,在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上本土化能力又较为薄弱。

3)人工智能时代的落后者

目前,排名全球前三的另外两位玩家——苹果和华为,都已经开始积极进军人工智能,从芯片、应用、生态等多方面发力。相对而言,三星在AI布局中属于最不激进的一方。

先拿芯片为例,在今年1月的CES 2018上,三星发布了最新旗舰处理器Exynos 9810,不过并没有搭载专用AI模块。与三星的“AI芯片”至今悬而未发相比,华为的麒麟970和苹果A11都已在其品牌机型中发布了将近半年。

在AI应用方面,三星打造集中在以Bixby为入口的语音、视觉、提醒、主页等功能。2016年10月7日,三星以2.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I虚拟助手创企Viv Labs,它就是Bixby的前身。但即便如此,一直到2017年11月,三星才在北京推出了Bixby的中文版。

总的来说,三星在手机AI应用生态打造方面相对不太激进,其围绕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生态主要是以内容、资源整合为主,并没有集中打造一个可供开发者接入的AI平台。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三星的硬件能力非常强大,但是AI能力确实是落后了。虽然三星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追赶,但此时再要超越苹果和华为已经有难度了。

4)Note 7爆炸事件成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说起三星手机,Note 7爆炸至今仍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负面事件。

从2016年8月末开始,三星在月初推出的年度旗舰机三星Note 7开始陆续在欧洲地区报出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造成用户损伤与财产损失,同期欧洲地区开始对这款手机进行召回。

9月2日,三星宣布开放全球召回,召回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0万部Note7手机——中国除外。8月26日,三星Glalxy Note7国行版在北京正常发售。

随着9月国行Note 7的发售,还有一份三星企业的声明,声明中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Note 7使用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半个月后,三星公告首次召回国行1858台产品,但再次重申国行版不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从9月18日开始,中国用户陆续曝出了两出三星Note 7爆炸的新闻,但三星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对此的回应是“为外部加热导致”,一直到同年10月11日,在国行版Note 7爆炸新闻接二连三曝出后,三星才宣布暂停Note 7生产,并召回全部国行版本。

在发生爆炸事件后,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形象一直不佳,在安抚消费者与复苏国内品牌形象方面动作较为迟缓,可以说是致使三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今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要求航班飞行期间禁用或者托运三星Note7手机。

印度市场已被超越,其他新兴市场也已受到冲击

说完中国市场,我们来说说印度。

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宣布完成了一项壮举——在印度市场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这是三星六年以来首次丢掉这项桂冠。

而根据IDC数据,在2017年印度销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只有三星一家是海外品牌,其余四家均来自中国:小米、vivo、联想(摩托罗拉)、OPPO。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甚至逼近负增长的当下,印度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不少手机厂商寻求增长点的重要市场。根据IDC研究显示,2017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增幅高达14%,成为世界第一大快速增长的手机市场——其中53%的出货量来自中国手机品牌,2016年这一数字为仅34%。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三星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的地位会受到冲击,因为从性价比方面三星品牌不占优势,生态也没有强大的抓手,所以三星的壁垒太低,在新兴市场份额会萎缩。中国手机品牌性价比较高,而市场份额主要受低端压制。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印度只是一个开头,未来凭借着高品质、低价位战略,三星等手机品牌在每一个地方市场都会面临中国企业竞争,被超过或者挤掉市场份额。

但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中国的“风光登顶”与“陆续下滑”正是中国手机厂商出海需要深刻借鉴的经历:一方面,你能否拿出适合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另一方面,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你能不能保持巅峰?一旦受到冲击、销量下滑时该如何及时处理?

韩国最大企业集团,李氏家族掌权80年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手机业务只是三星电子业务的一部分,而三星电子也只是三星集团的一部分。

三星电子主营业务包括四大板块(以下数据来自三星电子2017年12月Q4财报):

三星电子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为65.98万亿韩元(约合613.61亿美元),同比去年53.33万亿韩元增长24%;营业利润为15.15万亿韩元(约合141.3亿美元),同比去年9.22万亿韩元增长64%。

* 器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比48.6%,包括半导体和显示屏业务;

* 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营收占比38.6%,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系统业务;

* 消费电子,包括电视、空调、冰箱等,营收占比19.3%。

* 三星曾以80亿美元收购了Harman集团,获得汽车音响、专业音频、音响等业务,营收占比3.5%。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一间家族企业,由李秉哲于1938年创办——他是现任实际控制人李在镕的祖父——三星集团旗下拥有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涉足电子、医疗、人寿、金融、建筑、酒店等领域,全球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这种家族企业在韩国被称为“财阀”。

三星集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做了一部李氏家族的动荡史。三星集团——或者说李氏家族——在过去这整整8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连串的嫡长争权、遗产争夺、政商暧昧、牢狱之灾、总统特赦、“老主”中风、“少主”继位等风波,跟TVB八点档点的家族争权桥段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

而目前的三星“少主”,集团实际控制人、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曾在去年2月因贿赂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而被拘押监禁。2017年8月,一家韩国低等法庭对他判处5年监禁,但他此后在今年2月被判缓刑,当庭释放,预计韩国最高法院最早在今年8月宣布最终审判结果。

然而“少主”的牢狱风波似乎并没有对三星集团的业务造成影响,相反,三星集团在2017年业绩大增,仅拿三星电子为例,2017年全年,三星电子预计总运营利润将达53.6万亿韩元,较之2016年的利润29.24万亿韩元相比翻了将近一倍,内存和OLED屏幕两大强劲需求对此贡献甚多。

不过,相较起三星集团的蒸蒸日上,三星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则是既跌宕起伏,又冰火两重天的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丢掉中国市场,然后呢?

虽然对于三星集团来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手机市场王者,在短短5年内下滑到这种地步,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说明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全面胜利,至此我们看到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在前沿技术、用户体验、本土服务等多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日韩欧美品牌。如果说目前这场较量还只停留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手机市场上——那么这场较量有可能随着中国手机品牌出海而逐渐蔓延到全球。

也许很快,三星手机丢掉将并不仅仅是中国市场这一块蛋糕。

此外,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败退也对国内手机品牌商出海提供了教训,在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要进行深度本土化,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仍要保持竞争力。

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如此夸张的份额下降,三星移动部门总监DJ Koh曾经在今年3月23日的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道歉,并表示将会重整中国三星组织架构来加快决策速度,以改善这种情况。而根据韩国先驱报网站报道称,三星为了拯救在华份额,可能会在中国推出一款中端手机,属于S高端手机的迷你版本。

12,脑袋开花的全面屏,被逼疯的手机公司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作者轩窗。36氪经授权转载。

“无全面屏不智能手机”,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手机行业2018年的“年终总结”。而即便是距离2018年结束仅有一个月,手机产业的“全面屏”大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昨天,荣耀举办了一场没有手机产品的技术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即将发布的荣耀V20的诸多看点。其中之一,则是全面屏的新解决方案——屏下摄像头技术(官方称媚眼全视屏)。

有意思的是,被荣耀这么一抢,原本定档今天发布的三星Galaxy A8s也宣布提前一天发布。要知道三星Galaxy A8s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挖孔屏”(官方称黑瞳全视屏),三星在这场发布会上还打出了“强势回归,无所畏惧”的口号,试图凭借这款挖孔屏产品力挽狂澜。

三星和荣耀此次在“全面屏”领域的贴身肉搏,也为明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全面屏大战预演了一波小高潮。

回顾全面屏的演化史你会发现,自2017年掀起的全面屏之风。进入2018年全面屏全面席卷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众手机厂商已经被“全面屏”方案逼疯。今年,各种全面屏的另类方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玩家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掏出了滑盖手机的设计。

智东西在梳理了两年来全面屏的演进史、深入挖掘产业链信息后发现,表面上是这些手机手机厂商疯狂全面屏,而其背后实际上关乎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把控,更有着在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的技术博弈。

全面屏的演进史

通常意义上,全面屏手机是指正面屏幕占比达到 80%以上的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而全面屏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内持续席卷智能手机行业,则得益于通过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获得更大的面积,给用户带来两个体验上的优势: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大屏操作体验。

尽管,“全面屏”的提法是用小米在2016年发布第一代MIX时推出的,但全面屏手机最早的形态出现则是出自于夏普手机。

早在2014年夏普就曾发布过极窄边框设计的一款智能手机AQUOS Crystal,将受话器取消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不过,这款手机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却为日后全面屏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小米在发布Note2时,同步推出了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将智能手机的上下边框进行了收窄,使屏占比达91.3%。

不过,小米MIX为了追求更窄的上边框,在设计上做了极具差异化的设计——将前置摄像头放置到了MIX的右下角。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觉得这么自拍不习惯,可以将手机倒过来拍,而这也成为了小米MIX被诟病的一个槽点。

小米MIX的发布也并未引起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集体冲动,而全面屏真正成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则是从三星在2017年3月发布 S8/S8+之后。三星S8/S8+采用18.5:9的屏幕比例,将左右窄边框收窄到1.82mm,上下也做成窄边框,屏占比达了84.2%。

自此,智能手机行业正式在2017年刮起了全面屏之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被这种超窄边框,屏幕比例为18:9的设计所占领。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锤子、海信、TCL、360等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进行跟随,谷歌、HTC、夏普、LG、索尼等手机厂商纷纷在这场全面屏大战中,先后沦陷。

然而,随着去年9月,苹果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了十周年新旗舰iPhone X后,全面屏的竞争也正式被带入到“刘海屏”竞争时代。进入2018年“刘海屏”的各种翻版,比如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屏等层出不穷。

被全面屏逼疯了的手机厂商

各种刘海屏大行其道,使用户对刘海屏的审美疲劳日益严重,对新的全面屏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形之下,智能手机厂商也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进入2018年下半年,几乎被逼疯了的智能手机厂商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终于有了!此前在技术领域鲜有发生的OPPO和vivo这一次极具创新精神,采用创新式的升降结构,为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OPPO和vivo这一波攻势下,小米等手机厂商坐不住了,甚至挖出了早年滑盖手机的方案。

1、刘海屏变种层出不穷

今年上半年,刘海屏的各种变种方案,也被成为是异性全面屏,一度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

▲图中依次为:美人尖屏的夏普AQUOS S2、珍珠屏的华为Mate 20、水滴屏的OPPO R17

然而,异性全面屏的第一次出现,实际比苹果iPhone X还要早一些。2017年8月,夏普推出美人尖屏设计的AQUOS S2,比iPhone X的刘海屏面世还早了一个月。

今年5月,锤子科技的坚果R1也采用了美人尖屏的设计。而自坚果R1后,美人尖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在这一期间,像vivo NEX和OPPOFind X等新的全面屏方案出现了。

尽管升降结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受到了好评,但出于成本考虑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回到美人尖等异形刘海设计思路上,比如努比亚Z18无边水滴屏、荣耀10的“小萌脸”、OPPO R17和vivoX23的水滴屏、华为Mate 20的珍珠屏。

在全面屏大战中,异性刘海屏相比于机械结构更有着成本优势,而各家为了做差异化的“刘海”也只能在外观设计上做些文章。

不过,进入2018年下半年,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出现了,而率先迈出这一步的是蓝绿兄弟中的vivo。

2、vivo NEX——前置摄像头升降式结构

今年6月,vivo推出了vivo NEX,采用升降式结构将前置摄像头进行了隐藏,整个机身的正面无刘海,也没有开孔,屏占比达到了91.24%。

3、OPPOFind X——双轨潜望结构

就在vivo NEX发布的两周后,OPPO时隔四年重启Find系列推出了Find X,以“双轨潜望结构”将前置摄像头模块进行隐藏,屏占比达到了93.8%。

不过,“双轨潜望结构”采用的机械结构的设计,整个设计的成本也是目前机械结构类智能手机中最高的。OPPO和vivo的全面屏方案推出后,尽管创新性的设计受到了业内好评,但仍被质疑机械结构的耐用性,以及升降模块缝隙积灰等问题。

随着OPPO和vivo推出了全面屏新的解决方案,华为、小米和努比亚也随后在如何提高屏占比上绞尽脑汁,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搬出了早年流行的滑盖手机方案。

4、小米MIX 3——滑盖全面屏

10月25日,小米在故宫推出了MIX系列的第三款手机MIX3,采用滑盖全面屏,屏占比达到93.4%。两年前的同一天,小米推出了第一代MIX,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第一次提出“全面屏”概念的那款产品。

为了解决滑盖手机机身较厚的问题,小米MIX 3采用AMOLED屏幕,这种屏幕比OLED薄0.2mm,使得MIX 3的整机厚度为8.3mm。

此外,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滑盖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手滑动充当“减压神器”。

然而,并不是只有小米一家想到了滑盖式的设计,日前华为荣耀推出的Magic 2也同样才有了滑盖式的设计,并且用户可以对滑动这一动作自定义指令,比如启动人工智能生命体YOYO。

5、华为劫胡三星屏上挖空方案

出人意料的是,临近2018年的尾声,全面屏的又一新解决方案也正式露面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三星和荣耀“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举办了发布会。三星称其“挖孔屏”为黑瞳全视屏,孔径6mm;荣耀则截胡三星率先公布了荣耀V20的媚眼全视屏方案,采用4.5mm孔径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不过,两者的方案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荣耀所说,荣耀的媚眼全视屏系屏下摄像头技术,采用的是“盲孔”技术。“盲孔”的意思是只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板上挖孔。而背光板破坏之后,液晶面板区域是无法显示的。因此,外部光线可以通过屏幕玻璃和液晶面板两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

而三星采用的则是“通孔”,在打穿LCD屏幕背光板的同时也打穿了液晶显示面板,并将摄像头直接安放在屏幕玻璃之下。因此,采用“通孔”方案的摄像头和普通前置摄像头无异。不过,这种技术良品率比较低,成本也更高。

除三星和荣耀外,将在12月17日发布的华为nova 4也将采用新的全面屏方案。不过,华为方面目前没有透露是否和荣耀V20的方案类似。

在11月8日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就曾展示了4种全面屏方案,分别是:Infinity-U、Infinity-V、Infinity-O、New Infinity。此前,有传闻称将于2019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S10旗舰系列将采用这一技术,而昨天三星发布的A8s采用的就是Infinity-O这种方案。

今年11月,外媒也曾曝光LG在韩国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从专利的注释内容与设计图纸解说来看,是为了全面屏无边框手机设计的,能够实现屏幕下摄像头的技术,与三星的Infinity-O全面屏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屏上的开孔是椭圆形的设计。

虽然是临近年尾,但全面屏大战可以说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由此可以预测,明年全面屏大战的战火仍将继续,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CES和2月份的MWC都将成为全面屏大战的战场。

同时,随着柔性显示技术发展,折叠屏手机也将在明年正式进入市场,智东西此前曾发文深入挖掘折叠屏背后的产业链条(全面屏后最大手机技术革命!折叠屏背后的产业大战)。

目前LG、三星、华为等都已经公开表示明年将会推出折叠屏产品,而国内柔性技术企业柔宇科技在今年的10月31日抢先三星发布了可折叠屏手机的柔派FlexPai。相信折叠屏技术也将给全面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GfK手机行业研究专家宗清楷认为,明年智能手机产业还会出现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前置摄像头有可能会被针孔摄像头代替,目前三星、苹果等大厂已经开始了专利布局。但他也说到100%屏占比不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产品的趋势,智能手机作为消费品需要设计与市场相互妥协,屏幕如果过大,或者取代了边框,产品抗摔性将非常差。

全面屏技术到底难在哪?

全面屏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而是窄边框这一设计理念达到极致的必然结果。窄边框、高屏占比可以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所以窄边框一直是手机外观创新的重点。

然而,实现全面屏并不是换一块更大的显示面板那么简单。对于屏厂来说,更换不同屏幕比例以及异性屏幕的切割都需要对生产线进行重新排线和调整。而如果追求更极致的全面屏,那么屏幕封装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也就是小米等手机厂商常常被诟病的“大下巴”问题。

此外,在屏幕之下,全面屏方案还需要前置听筒、摄像头、指纹识别等模块进行全新方案设计,这对最终整合整体方案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1、屏幕切割工艺的挑战

首先,全面屏需要更大的屏幕,在2017年18:9的屏幕比例成为了业内潮流。而对于屏厂来说,直接切割出18:9的屏幕并非那么容易。

在此之前,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16:9的屏幕比例,而要切换到18:9或者其他比例的全面屏,则会浪费更多的显示屏玻璃基板,玻璃原厂需要重新排产线并进行工艺优化。

而进入2018年,异性全面屏之风刮起,异形屏切割问题也成为了屏厂的一大挑战。

具体来说,手机四角采用的圆角设计,前置摄像头、听筒等一些列元器件占据屏幕的位置,这些都会涉及到异形切割的问题。而异形切割会加大玻璃切割的难度,造成良率不佳,从而制造的成本也会上涨。

2、封装技术的挑战

显示驱动芯片是显示屏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这块芯片的封装,业内主要有三种方案:COF(将驱动芯片绑定在柔性电路板上,Chip on Film)、 COG(将芯片直接绑定在玻璃面板上,Chip on Glass)和COP(在 COG的基础上将玻璃面板进行弯折,Chip on Plastic)。

在18:9全面屏时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采用的是较为清薄的COG封装。但由于LCD的玻璃材质无法被折叠和卷曲,只能将与之相连接的排线延伸至手机下巴里,导致手机下巴比较大。

COF 封装技术则可以实现窄边框,原因是其将芯片绑在柔性电路板上,减少了玻璃面板的使用。但相比于COG,COF对柔性电路板的要求增加,会将增加手机的成本。同时 COF封装的温度较高,而柔性电路板膨胀系数较大,易受热变形,所以对芯片打线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采用COF技术,仍然需要留一块地方留给软性电路板,仍无法做到真正的100%全面屏。如果把COF封装没能折回去的驱动元件通过翻卷方式再折回屏幕下方,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这种封装方式就是COP。COP封装工艺可以彻底去掉智能手机的下巴。但因为需要折叠屏幕,机身也会变厚一些。

目前,苹果iPhone X和OPPO Find X都采用了COP封装工艺,将被人诟病的下巴成功去掉了,不过据说苹果的COP封装工艺来自于三星。此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曾说过,COP封装工艺对手机厂商来说并不难,重点则在于成本太高,而国内手机产品的品牌溢价远远达不到苹果的程度,也就不会选择这一方案。

3、方案整合上的挑战

上面两点说到的都是屏幕和屏幕封装问题,除此之外,在全面屏屏幕的背后,对手机的显示模组制造、电子零部件、精加工设备等结构设计提出新的编排要求。其中,包括将涉及摄像头、听筒、天线设计、软件UI、指纹识别、工艺设计、光距离传感器等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屏幕占去了手机相当大的空间,手机内部的设计需要更紧凑,这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

比如,在全面屏出现之前,智能手机使用的是传统听筒设计,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要避免在屏幕上开孔,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骨传导、压电陶瓷听筒等,小米MIX2就采用了骨传导方案。不过,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的成本相对较高。内置的骨传导器件通过屏幕震动颅骨来传导声音。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屏厂仍是全面屏的解决方案关键环节,一旦上游屏幕的技术方案成熟,下游的手机厂商都会进行跟进。而最终在全面屏领域达到产业共识,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中使用简便、整体性能好和价格合理是三个市场考验的维度。

全面屏背后的产业链相关技术

在全面屏之风下,超大的屏幕也在推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革新。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也随着全面屏的时代落地到智能手机产业内。

继苹果之后,在2018年,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将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等技术引入到智能手机产品中。

1、3D结构光技术

3D结构光技术有着精度高、功耗低、全天候、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适合进行人脸识别、支付,以及拍照美颜等。不过,由于摄像原理的原因,3D结构光目前仅限应用于前置摄像头。

3D结构光的基础原理是,发射衍射光斑到物体上,由传感器接收形变的光斑,并根据形变量来判断物体的深度信息。由于投射器发射的衍射光斑在一定距离外能量密度会降低,仅0.2m-1.2m,所以不适用于远距离的深度信息采集,这也就是需要长距离信息的后置摄像头与3D结构光无缘的原因。

自iPhone X搭载这项技术后,今年3D结构光技术在智能手机头部玩家中也全面铺开,OPPO的Find X、小米8和华为Mate 20都先后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

2、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作为最先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两年在智能手机产品上广泛使用。在全面屏之前,业内的指纹识别方案也从后置指纹识别升级与正面的HOME键集成在一起的识别方案。

在全面屏设计思路的冲击下,手机前置指纹识别方案不得不被舍弃。

于是,业内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重拾后置指纹识别方案,如小米MIX2和三星S8;另一个则是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其好处是不需要在屏幕上进行开孔。

除了屏幕内指纹识别之外,也有厂商在探索手机侧边框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等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就获得了一项电源键指纹识别专利。

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可以作为屏下指纹的新方案,超声波指纹识别理论上也能够做到屏幕内指纹识别,但问题在于,其目前的有效信号强度似乎还难以穿透显示模组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

揭秘全面屏幕后玩家们组合打法

上文说到全面屏引发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以智能手机厂商为核心,辐射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智东西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发现,在这场全面屏大战背后,手机厂商有三种不同的打法;

第一种是智能手机厂商自己“全包圆”,自己研发自己用。今年,华为推出的Mate 20系列,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而Mate 20上的3D结构光就是华为自研的算法。

第二种是通过产业链合作的方式。2017年,苹果率先在iPhone X上搭载3D结构光技术,也引领了这股3D结构光落地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苹果的3D结构光技术则是来自于其收购的一家产业链企业PrimeSense。2013年苹果砸了3亿多美元所收购了3D结构光技术公司PrimeSense。

第三种则是进行产业链方案整合。如OPPO的3D结构光技术算法运用于国内奥比中光的方案,可应用于安全支付、三维重建、AR、游戏等众多场景。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3D传感技术企业,研发了结构光、双目等技术方案。此外,奥比中光还是AI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四年时间研发了3款专用ASIC芯片。

小米8上的3D结构光则是采用了Mantis Vision的技术。Mantis Vision是一家以色列企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多项3D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2018年Mantis Visio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联美控股与以色列方面共同投资成立合资企业“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屏幕方面,有消息称苹果与三星正在进行紧密的合作。也有传言称三星不惜砸下重金承包了日本佳能旗下制造OLED屏设备的公司Canon Tokki(该公司垄断了全世界的OLED屏制造设备)三年的订单,拉大与其他屏厂的时间优势。

结语:全面屏大战正在影响产业格局

从2017年以来,全面屏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走过了2017年屏幕比例18:9,上下边框逐渐收窄的阶段。在苹果iPhone X带来的刘海屏趋势下,智能手机行业在2018年的上半年迎来了异形全面屏方案全面开花的阶段。

而在2018年的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全面屏大战迎来了新的解决,厂商们不再拘泥于或是等待苹果、三星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趋势,而是更积极主动,大开脑洞探寻全面屏新解决方案。

在OPPO和vivo率先推出了机械式升降结构解决方案后,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也深受激发和触动,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启用了早年的滑盖手机设计方式。

表面上看,全面屏大战考验的是智能手机厂商对手机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的能力,而其背后更有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全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成本把控等更深层次的博弈。

然而,全面屏的大战还在继续。日前,LG和三星的屏下拍摄的技术专利获得审批。业内人士预测,屏下拍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将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全面屏大战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节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