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武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华科大开学典礼校长发言视频,华科大2021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原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华中科技大学开学典礼详情
9月10日是华中科技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校中央操场举行。全校7088名新生参加!
校长李媛媛院士鼓励学生努力成为有用之才、重任在肩的栋梁之才。
李元元校长讲话全文如下(原文)
亲爱的2021届本科生,老师们,来宾们,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了2021届本科班开学典礼,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88名新生。在此,我代表学校和校领导,代表全体师生,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亲人、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承担我校军训任务的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领导和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恰逢第37个教师节。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代表回信,向全国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我代表学校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
窗外十几年寒,中原梦大。今天,同学们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成为了华中大学的新主人!你雄心勃勃,性格和学习都很优秀,自信自强。你们当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经历过新高考改革的挑战;立志科技报国,响应使命召唤的强基计划人选120人;勇敢面对洪水考验的河南考生有156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世纪出生的学生是可爱、可信、有前途的一代。为你点赞!
同学们,我们所在的华中大学是一所党旗试点的大学。50年代初,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华中大学应运而生。几十年来,学校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有着“党旗引领”的红色基因。我们所在的华中大学是一所务实进取的大学。从余家山脚下的“一片荒地”,到“一所森林般的大学,享誉海内外”,一代又一代中部成年人发扬“敢于竞争、善于改造”的优良传统,先行一步,化困难为机遇,化劣势为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所在的华中大学是一流大学。经过近70年的发展,“在华中大学读书,在同济大学学医”、“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张名片越来越出彩;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数字化设计制造创新中心“四颗珍珠”熠熠生辉;近年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湖北光谷实验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相继获批;测量世界最精确引力常数G值、创造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自主研发临床全数字化PET等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华中大学正以“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气魄,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在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作为与新时代同行的当代青年,你们在如此重要的一年,带着“红色基因”走进了华中的校园。你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信念、品行、学习、合作、亲情的要求,不辜负时代、不辜负青年,努力成为能够大有用武之地、肩负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
要成为人才栋梁,就要有好的“信仰关”,培养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青年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战胜的动力。”青年一代要树立为祖国和人民永远真诚奋斗的远大志向,把自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信仰才有基础和力量。我校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张教授在留学期间,立志要研究祖国富强的知识。他学成后,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用毕生所学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济世济民的人才。面对台风和巨浪,时代楷模黄群校友挺身而出,为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平台英勇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03年以来,你们640多位学长学姐发挥先锋作用,志愿赴云南、贵州、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开展帮扶服务,在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谱写了青春篇章。信仰、信念和信心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信仰缺失,青春就会像一艘无舵的小船四处漂泊,陷入一个越来越窄的狭小世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过“信仰关”,就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融入时代,把信仰融入人生,做有志气、有骨气、有信心的新时代青年。
要成为人才栋梁,就要过“道德关”,筑牢道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能立,道德是立人之本。道德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根本意义。”过“道德关”,就是不断地修身,开悟,德,私。我校已故“中国外科之父”邱发祖院士曾说:“不论医术如何,医德最重要。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做到病人所急,病人所想,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他用一生诠释了医者仁心的丰富内涵,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过“品行关”,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成为栋梁之才,要过好“学业关”,练就过硬本领。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华中大治学严谨、校风优良,这里有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领先的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有馆藏近1200万册的图书馆,还有2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同学们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提供了良好条件。电气学院2010届国防生王宇亮,在学生时代就刻苦训练、用功学习,毕业后投身国防军工建设,担任“01”指挥员,助力天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光电学院2020届胡满琛同学本科期间就潜心科研,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导师评价其已达到博士生毕业水平。计算机学院“图计算”团队成员平时勤学苦练,在2021年国际图计算挑战赛中捧得国内首个全球冠军。这些同学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当然,大学不是“保险箱”,也有极少数学生因学业不达标最后未能毕业。作为校长,我想提醒大家,实学实干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通道,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要绷紧学业这根弦,珍惜时光,勤学奋进,完成人生最重要的知识积累。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同学们正处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大好时期,要增强紧迫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成为栋梁之才,要过好“合作关”,凝聚奋进力量。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时,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既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包打天下”,团结合作才是制胜的法宝。我校一直有着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新世纪初三校合并后,我们同心同德、优势互补,推动理工文管医深度交叉融合,使学校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华中大3万4千余名医护人员,数十个科研团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以及全球校友上下一心、团结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我校龙舟队成员来自多个院系,他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屡获佳绩,展现了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青春力量。“独行快,众行远。”同学们一定要培养合作意识,不做“独学而无友”的孤陋寡闻者,不做“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利己主义者,不做“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逃避责任者。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过“合作关”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他人的关系,不怕吃亏、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学会打团体赛,发挥“1+1>2”的作用,在成就大我中实现自我价值,在集体同行中走得更稳、更久、更远。
成为栋梁之才,要过好“感情关”,滋养仁爱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一生会体验各种各样的感情,有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当然还有爱情。过“感情关”就是要追求爱的真谛,从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一草一木做起,把小爱汇聚、沉淀成大爱,进而升华为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杨叔子院士、徐辉碧教授夫妇结婚60余年,在事业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中相濡以沫,书写着彼此理解、相互成就的爱情佳话。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全员入党、全员保研的标兵寝室、“学霸”寝室,同学们珍惜友谊、互帮互助,诠释了携手同行、共同成长的同窗之情。开学那几天,我看到许多家长在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开,那个时刻,对父母来说一定既骄傲又期待,对你们来说一定既兴奋又不舍。同学们,亲情永恒,希望你们感恩之心常在!
“爱人者,人恒爱之。”希望同学们学会爱与被爱,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要懂得包容,包容每个与众不同的个体,用理性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还要敢于担当,乐于助人,在爱与奉献中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肩负历史使命,绽放青春年华,坚定“信仰”,锤炼“品行”,修好“学业”,加强“合作”,珍惜“感情”,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奉献中绽放绚丽光彩。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华中大健康、快乐、进步,成就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