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

导读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外合作办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

  北京某高校合作办学学院应届毕业生小胡告诉记者,现在回头想想,觉得中外合作办学“幌子”很靓丽,但“里子”却不光鲜,让很多像她一样的学生产生了一种鸡肋的感觉。

  在疯狂扩张的背后,中外合作办学是否真正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近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初步实现网上“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教育部将进一步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上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等工作流程,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

  国务院自2003年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十多年间实现了“野蛮生长”。同时,因中外合作办学不规范而导致的问题在近些年的媒体报道中也屡见不鲜。在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刘德斌一上台就提出了“为什么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这一追问。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按照政策设计的初衷,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发挥“鲇鱼效应”,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然而,在疯狂扩张的背后,中外合作办学是否真正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质量参差不齐,让人无从选择

  2014年11月南京邮电大学违规开设合作办学项目被江苏省教育厅叫停。据通报,从2007年7月起,南京邮电大学未经批准即以该校海外教育学院为招生主体,违规面向社会开办涉外办学项目,违规招收高考落榜生,学员前3年在国内学习获得英方HND文凭,第4年到英国大学就读,获得学士学位。2007-2010年期间,该校违反规定招生89人赴英国攻读学士学位。2009-2012年期间,该校违规招生69人,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马来西亚等国攻读学士学位。南京邮电大学违规招收上述两批学员的行为违背教育部相关政策规定,导致参加项目的学员获得的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回国后无法认证。

  根据教育部规定,未经中国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无法得到认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盛兵,曾对广东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经统计后发现,广东省有半数的中外合作项目在没有得到教育部和教育厅批准的情况下就投入招生。而之所以缺少监管,是因为合作办学项目市场的混乱。

  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特聘留学顾问、金东方美国部技术总监张伟用分析,目前市场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中外合作办学学历教育,由教育部或者教育厅审批后可以招生,并纳入统招计划;一类是学校“单独招生”,中方院校和境外院校签订学分互认协议,这类项目的学生可以拿到境外院校的学历或学位,但能否获得教育部的认可,要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查询;还有一类是出国留学培训,虽然说是中外合作办学,但实际上只是出国培训,比如很多预科就属于这类性质。

  “现在很多自称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说白了只是语言培训班,国内外两所学校没有实质性合作。很多学生在国内大学读一年,然后去国外大学读几年,拿一个国外大学的文凭,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有的合作项目是由相关公司承包,只不过挂靠在大学旗下,利用学校的'名气招揽生源。”张伟用对记者说。

  高投入为何成了“鸡肋”

  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的王宏(化名),现在回头想想读中外合作办学并非物有所值。

  王宏所读的欧美学院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领导下的二级学院。该学院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与加拿大麦荻森海特学院(Medicine Hat College)合作办学,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我当时读的中加合作班学费是每年1万元,感觉比好的本科还要贵。”王宏告诉记者,“但是,我感觉这种合作办学并没有实质意义,我所学的专业是旅游与酒店管理,我们所用的课本是普通中文课本,给我们上课的教师也不是外教,我们营销课程的老师是从燕山大学外聘的一名副教授,他并没有先进的国外教育的理念。”在他看来,中外合作办学只是一个噱头,学校招生时宣称采用英文教学、可以直接去加拿大上学,当时很多人是冲着可以去国外读书才报名的。

  毕业时,王宏所在班级不到十分之一的毕业生去了加拿大。之所以如此,王宏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们感觉通过几年的学习并没有大的收获。另一方面,出国意味着一笔不菲的费用,例如去荻森海特学院每年大约要花12万元,而且这些学校只是加拿大的二流学校。

  记者又调查了青岛科技大学所属的二级学院中德学院,学费每年高达2.8万元,大部分学生最后是在青科大读完,毕业发的是青科大的文凭和学位。在校期间成绩特别优秀,德福成绩和本科期间所有成绩平均分大于80分的学生才可以在大三时出国留学。“其实,为了出国不必来中德学院,在国内读任何本科都可以通过参加德福考试申请去德国上学,只不过中德有两名经常办这种业务的老师,比较方便而已。”该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

  除了以上问题,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还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北京某高校的合作办学学院,目标是引进欧洲的工程师体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通用工程师人才。

  但是就读于该学院、面临毕业的小胡最近却有点迷茫。她告诉记者,该学院集中了大部分的高分学生,相当于理科试验班,其中很多学生当年的高考分数可以读清华。然而即使如此,他们找工作却并没有优势。

  记者在该院学生的课表中看到,语言类课程总共有64个学分,而实践类课程加上军训只有22个学分。小胡对记者介绍,他们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比其他院系的学生要多不少,诸如企业管理、法律等课程他们都要学。很多从法国过来的教授不能常住,因此一门课两周甚至一周就要讲完,在纯法语授课的环境下,他们要花大量时间去吸收、学习。花在基础课程上的时间多了,用在实践上的课程就少了。“法国的学校有自己的工厂、实验室,实践资源特别多,几乎是一名项目老师只带一名学生,再加上理论基础很扎实,因此培养出来的通用工程师整个欧洲都认可。而在我们中国,只引进课程,却没有进行资源投入,师资和实践资源缺乏,项目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老师比较少,因此我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找工作自然不占优势。”小胡说,“其他院系因为课程少,可以有更多时间跟随导师做项目,反而对技术的掌握更精、更深。因此在找工作时我们遇到尴尬也就在所难免了。”

  小胡告诉记者,现在回头想想,觉得中外合作办学“幌子”很靓丽,但“里子”却不光鲜,让很多像她一样的学生产生了一种鸡肋的感觉。

  发挥“鲇鱼效应”,促进高教发展

  “虽然任何事情走向成功,都要不断试错,但是教育的试错代价太大,我们需要慎重和不断反思。”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说,我国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引进和发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然而,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据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有关资料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教育资源总体水平不高,国家关于外教、外方课程、授课时数要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一的规定未能得到严格执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经费、师资和管理等因素影响。

  如何才能真正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认为,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一切改革,如果不是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来进行,就很难成功。

  为了保证办学质量,熊庆年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外籍教师的师资认证系统,对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格和水平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合作方选派外籍教师的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

  中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班戈学院院长阳志清长期在中外合作办学的一线。在他看来,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核等多种手段来规范办学行为,但仍存在多种问题。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在审批新专业时不能只看学校申报的材料,而应深入到学校实地考察。

  从合作的国外办学机构和学校来看,大多数都是国外二流、三流学校或培训机构,实力强、名气大的学校少之又少,不少国外学校打着合作办学的幌子来中国兜售文凭和证书,导致乱象丛生。

  “强化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建立起相应的质量评估机制,才能让办学回归正轨。”阳志清说,第三方评估要尽快建立起来,邀请该领域专家组成评估库。在评估过程中要对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向全社会公布。对达不到要求的学校要做出限制招生或暂停招生的决定,以督促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应尽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执法和处罚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阳志清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外有很多差异,为了避免‘水土不服’,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用,而不是一味跟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