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模板及教学反思

导读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模板及教学反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模板及教学反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表达深刻情感的句子,感受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深厚的情谊,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浏览补充资料,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收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感人故事。

  2、教师准备学生阅读的补充资料《孤儿》《石吉荣》《罗盛教》《洪学智回忆录节选》;准备课堂教学补充影视资料:电影《上甘岭》片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悟促读,以读促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收集了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咱们来谈一谈!这些人物中最令你感动的是谁?简单说说他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2、我们感动是因为受到了震撼和感化。在志愿军支援朝鲜的这八年里,不但感动着我国人民,更感动着朝鲜人民,著名作家魏巍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写了几部著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再见了,亲人》。上课!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⒈出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伤亡数字资料。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带来了一篇资料,请同学们看一看。(教师读出来。)

  ⒉看了这一组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正是志愿军战士用青春和鲜血换得朝鲜人民的胜利,所以,志愿军战士离朝回国时,朝鲜人民依依不舍,送别场面十分感人!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感人肺腑的一幕!

  (设计意图:一组组数据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在战争中的巨大牺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谊是源于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二、品读第一段,感情朗读。

  ㈠结合插图语言渲染离别气氛

  1958年10月的一天,最后一批志愿军圆满地完成重建任务,即将光荣回国。朝鲜人民纷纷涌上街头,来到军营,来到车站,欢送可亲可敬的战士们。顿时,车站成了人的世界,花的海洋。战士们从车厢里探出身子,用力地挥舞着手臂,朝鲜人民手捧金达莱花,凝望着亲爱的战士们,低低啜泣。在送别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和蔼可亲的大娘,志愿军战士对她说了什么呢?(出示课文片段)谁来读一读这番话?(指一名学生读)(评价)

  ㈡同学们,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永远不会忘怀这位朝鲜大娘?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拿起笔,一边读一边画,看看大娘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并在一旁写下你的感受。

  ㈢学生读书,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感悟。

  ㈣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谁来说说大娘做了些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⒈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感悟“慈母般”情谊

  ⑴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师:这里为什么令你感动呀?(你能读出书上是怎么说的吗?)

  师:我们学过这首诗,写的是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衣服,表达了母子情深。在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娘和志愿军母子情深)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儿子看到母亲这样心疼呀,你来读一读。

  师:引读——中心句。是呀,大娘把志愿军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了他们慈母般的温暖,您说----(学生齐读)

  ②领悟文章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会忘怀这位朝鲜大娘吗? (不会)

  出示“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为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师:大家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一个反问句后面跟着一个双重否定句)

  师: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强烈的情感。我们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感人,构思精巧。作者运用了祈使句开头,反问句结尾,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反问句这一种句式在四年级就学习过,所以这里通过读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语言特点。)

  ⒉冒着生命危险阵地送打糕,累昏在路旁——感悟“雪中送炭”的亲人情谊

  ⑴大娘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吃的)

  ⑵师:那你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学生说句子,抓词语)

  评价、方法指导:你真会读书,抓住了一个个关键词就把大娘的危险体会出来了。那你能把这种危险读出来吗?(学生读)

  (设计意图:教师提示学生抓关键词体会重点语句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课堂上这种方法的渗透指导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师:谁还画了这一句,也来读一读。

  ⑶借助文本和影视资料理解“雪中送炭”,指导朗读。

  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面临着怎样的困难?(由于敌机的封锁)这段影视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请大家看看。(播放影视资料)

  师:此时,我们的战士最需要什么?(水和食物)

  师:是呀,战士们最需要的就是水和食物,大娘在此时送来了打糕,这真是——(雪中送炭)。

  师: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你再读读。

  ⑷引读中心句:同学们说——(这比山还高-)

  ⒊救伤员失去唯一的小孙孙——感悟“唯一”之中的情谊

  ⑴师:大娘冒着炮火,穿过硝烟,为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提示学生说第三件事)

  ⑵你读到这个地方想说点什么?(你能找到句子读一读吗?)

  ⑶出示句子: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唯一”,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大娘没有亲人了)

  师:没有亲人了,志愿军就是她的亲人!(板书 失去亲人)

  ⑷出示句子“房子炸平了”,你读读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娘的家没有了)

  ④教师引读:是呀,亲人没了,家没了,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⑤同学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大娘情逾骨肉,今日即将离别,不知何日再相见,此时,望着白发苍苍的大娘,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这一段的`学习由问题切入,按照“自读——感悟——交流——感悟——朗读”的步骤品读文本,插入影视资料,抓住中心句关键词读中悟,悟中读,达到“一咏三叹”的效果。)

  三、选择学习第二、第三部分,感情朗读。

  ⒈在送别的人群中,志愿军战士又看到了眼含泪水的小金花和拄着双拐的大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重温那感人的画面。请同学们选择第二、第三部分中的一部分读一读,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下你的感受。

  ⒉学生读句子,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⒊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令你感动的句子。

  ⑴小金花:

  ①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 师:你想谈谈谁?这里为什么令你感动?

  ③ 出示对比的两句话,请学生读。

  师:妈妈牺牲了,小金花没有哭,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失去妈妈)(刚强的孩子)哪句话写出了小金花的刚强?

  师:就请你读出小金花的刚强。

  师:妈妈牺牲了你没哭,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学生说)

  师:是呀,所以她抑制不住伤心的泪水。

  ④ 课前我们读过《罗盛教》的故事,哪位同学能简单地讲讲这篇文章讲的什么事?(学生讲)

  ⑤ (出示照片)志愿军战士为朝鲜儿童做了许多事,所以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儿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志愿军战士和刚为他们挖野菜回来的朝鲜儿童的合影,看他们笑得多么开心!

  ⑥ 今天,志愿军叔叔就要离开他们了,所以小金花再也抑制不住地落泪了。

  (设计意图: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老王牺牲了,小金花听到这个噩耗后没有哭,可是志愿军要走了,小金花却哭了,可见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情谊深厚。所以教学时抓住妈妈牺牲和志愿军叔叔要走的小金花的不同表现来对比,感悟小金花和志愿军战士深深的情谊。为什么小金花会和志愿军情谊如此深厚呢?罗盛教的故事和照片的补充能让学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情谊是相互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份深情厚谊。)

  ⑵大嫂:

  ① 师:谁能来谈谈大嫂?(学生说)

  ② 师:这件事给你怎样的感受?(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她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板书:失去双腿

  ③ 师:请你来读读你画的句子。(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你能谈谈从这句话读出什么了吗?(睡熟了,说明大嫂等了很长时间,架着双拐走了这么远一定很累,很辛苦,大嫂和志愿军战士情谊很深)

  ④ 师:课前我们读过的《石吉荣》就是这位大嫂的原型。同学们拿出这篇文章,快速浏览一下,看看石吉荣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

  ⑤ 学生读,说:一是挖野菜失去双腿,二是设茶水摊方便战士和担架队解渴。

  ⑥ 师:出示石吉荣照片,介绍。

  ⑦ 回读中心句

  师:小金花,小金花的妈妈,大嫂,她们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你们说你们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能忘怀吗?(板书 比山高比海深)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读这就话!

  (设计意图:补充阅读篇目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二是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

  四、情感升华

  ⒈教师语言渲染志愿军战士离朝时感人的画面。

  同学们,课文中只选了送别人群中的这三个人物,可当时送别的人人山人海,当朝鲜人民得知志愿军战士就要离开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整个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深的不舍,而不只是文章中提到的这三个人,又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选用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中的一段文字,感情叙述送别场面。让学生既感受到了人情美,又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⒉创设情境:

  深情的人民呵,看到你们眼中闪动的泪花,志愿军战士怎么忍心离去,可是,汽笛响了,他们对朝鲜人民说,学生读——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徐徐开动,战士们和朝鲜人民已经泪如雨下,滴滴是不舍,颗颗是留恋,志愿军战士说,学生读——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

  列车渐渐远去,志愿军战士们还挥舞着手臂,凝望着送别的朝鲜人民,他们向着车站的方向喊着——再见了,……

  五、联系时事新闻,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⒈50多年中,祖国人民没有忘怀志愿军战士。09年10月5日总理访问朝鲜,专程前往朝鲜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祭奠烈士们,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赋予抗美援朝以时代气息,受到情感教育)

  ⒉先烈们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感动着朝鲜人民,中朝两国人民山水相连,中朝两国人民结下的友谊深深扎根于两国人民的心中,双方在风雨和战火中结成的友谊无比坚强,如艳阳般灿烂!

  六、作业

  这篇课文选自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请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再去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感受那令人震撼的情。

  板书设计: 大娘 失去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小金花 失去妈妈 血的代价

  比山高比海深

  大嫂 失去双腿

  教学反思:

  一堂课的语文味应该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情感与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的统一上,即文意兼得,这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统一”这一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没有对语言表达的体味,没有扎实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就本末倒置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做到文意兼得。

  这堂课,我们主要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我认为课堂实效性讲究的是课堂有容量,阅读有质量,学习有收获。

  这篇课文情感真挚、强烈,所以本节课以朗读为主,在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表达特点,体味重点语句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感悟思想情感,做到文意兼得。这节课注重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一是阅读方法的指导:圈点标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等。二是基本能力:默读、快速阅读、浏览;朗读等能力的训练。 三是感悟、思考、想象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篇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只让学生读好感觉太单薄,考虑到这篇文章描写的事情离学生生活较远,便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资料,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以课文一篇带动多篇的学习。为学生补充的资料既有记叙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的文章:《热爱志愿军的朝鲜姑娘石吉荣》《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又有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创作的小说作品:《东方—孤儿》;还有从历史文献书籍中筛选出来的信息:《志愿军战士面临的困难》,摘自《抗美援朝》中洪学智回忆录。学生若是查找这些资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就很有必要,对于提高学生认识,深化学生情感起到很大作用。作业设计还是想体现海量阅读进而积累语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