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从30岁开始就要预防猝死了!

导读文章来源:科技讯猝死,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各界精英人士的猝死案例屡见不鲜,在沉痛的同时,我们也对猝死的发生产生了很多疑

文章来源:科技讯

猝死,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各界精英人士的猝死案例屡见不鲜,在沉痛的同时,我们也对猝死的发生产生了很多疑问。近期,《中国急救医学》期刊发布了《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统计数据,寻找到一些关于猝死的规律:

心脏性猝死是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占到总数的57.76%;第二位是肺源性猝死,占到21.63%;其后是脑源性猝死9.21%。

从猝死的诱因来看,超过一半的猝死案例是由于“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引起的,分别占到总数的26%和25%,血容量改变占到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其它因素。

通过对猝死患者的既往病史数据分析,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占有很大比例。最常见的高血压占到37.95%,心脏病占到30.02%,糖尿病占到23.79%;其次为发育不良、高血脂、肿瘤、感染、甲亢等其它疾病。

你可能从30岁开始就要预防猝死了!

30岁~63岁已经成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数据分析中引发猝死的几项内外因素,在中年人中普遍存在。首先,中年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嗜烟好酒等生活习惯,容易产生“三高”。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负荷加重,正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其次,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大,熬夜加班,过度劳累成为家常便饭。工作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都是导致猝死发生的主要诱因。为了赚钱养家,有时候轻微的身体不适也往往被忽略掉,猝死发生时毫无防备,更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猝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后伴心脏射血分数(EF值)低下者、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者、有心脏骤停家族史者、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衰者、有肥厚型心肌病等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随时监控身体情况,并遵医嘱和自身情况考虑是否选择接受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疗法。ICD可以在十秒钟内自动识别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并发放电击除颤,预防猝死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数据统计,ICD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减少80%。

“从30岁开始预防猝死”不是危言耸听,也不要以为自己还在“壮年”就无所顾忌。定期体检,及时就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关注心脏,远离猝死,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家人负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