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慧慧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2022年专项附加扣除app操作流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2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子女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和标准
(1)扣除范围:3岁-博士(学前教育-全日制文凭教育);
(2)扣除标准: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
2.演绎方法
(1)选择父母一方扣除;
(2)父母双方各50%;
注:扣除方法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更改。
3.扣除起止时间
(1)学前教育:从孩子年满3岁的月份到小学前一月,
(2)全日制学历教育:从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当月起至教育结束当月止。
继续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和标准
(1)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每年扣除3600元;
(2)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每年扣除3600元;
(3)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学历继续教育期间每年扣4800元(每月扣400元)。
注:职业资格证书请参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演绎方法
(一)由纳税人自行扣除;
(2)本科及以下学历的继续教育,可由受教育者本人或其父母根据子女教育情况扣除。
选择按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选择按继续教育扣除,400元/月。
注:同一教育项目不能重复扣除。
3.扣除起止时间
学历(学位)当月继续教育人数为33,360人,至教育结束。
注:同等学力继续教育的抵扣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
住房租赁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
(2)房屋租赁费用已经实际发生;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未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注:‘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两项。
2.扣除标准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2)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每月可扣除1100元;
(3)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含)以下的城市,每月可扣除800元。
3.演绎方法
(1)纳税人未婚3360由本人扣除;
(2)纳税人已婚;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承租方扣除;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的:按规定分别扣除。
4.扣除起止时间
(一)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开始至租赁期结束的月份;
(2)合同(协议)提前终止的,以实际终止租赁行为的当月为准。
房屋权益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和标准
(1)扣除范围: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在中国境内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住房所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扣除标准:每年12000元(1000元/月)。
注:“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两项。
2.演绎方法
(1)个人或共同购买:夫妻双方同意的,其中一方可以选择扣除;
(2)婚前单独购买:婚后可选择一方房屋,由贷款人按每月1000元扣除;否则夫妻双方应扣除各自住房贷款的利息费用
(1)扣除范围: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亲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还有孩子去世的爷爷奶奶;
(2)扣除标准:
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非独生子女:可与兄弟姐妹分享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但每人分享的金额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2.演绎方法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平均分摊,也可以协议分摊,也可以由被抚养人分摊。
注意:
(1)约定分摊和指定分摊之间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约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约定分摊为准;
(3)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改变具体的分配方式和数额。
3.扣除起止时间
从受抚养人年满60岁的月份开始,到抚养义务终止的年底为止。
赡养老人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支出,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
(2)扣除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2.扣除方式
(1)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3.扣除起止时间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注意:大病医疗支出在次年3-6月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享受扣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