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光伏组件易造成所处光伏组串发电性能大幅下降被定义为木桶效应

导读低效的光伏组件易造成所处光伏组串发电性能的大幅下降,这类缺陷通常被定义为木桶效应。对于该类缺陷所引起的电站性能低效,业内尚无较好的

低效的光伏组件易造成所处光伏组串发电性能的大幅下降,这类缺陷通常被定义为“木桶效应”。对于该类缺陷所引起的电站性能低效,业内尚无较好的低成本且具有可复制性的解决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瓶颈:

1) 目前绝大部分电站配备了组串级监控,可用于甄别低效能组串,但无法准确定位低效组件。

2) 缺乏有效手段量化低效组件所引起的组串电量损失。

3) 由于缺乏数据支撑,进而无法对技改方案进行决策。

上述问题环环相扣,是制约光伏存量市场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未来光伏电站走向精细化与智能化的一大障碍。

鉴于当前检测技术能力,对于电站的低效诊断,业内多采用的户外I-V测试,其可用于实现组件组串功率一致性以及串联失配性评估。另外,对于缺陷组件采用EL与红外测试用于组件质量判断。这类测试我们称之为静态测试,意味着其能较好地表征在某一种工况下,组件阶段性的性能特征。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这类测试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无法用于评估组件投运后的动态运行性能。因而,在更多情况下静态测试仅用于定性分析,却无法用于定量判断。

为了真正解决上述技术难点,TÜV北德创建了一套用于组件运行性能评估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组件动态测试。组件动态测试适用于电站测试、电站监控、电站年检、电站技术改造与组件户外实证等多种应用场景,这表明其即可以作为用户自检验电站的一种手段,亦可用于对组件的长期运行监控。该技术通过为组件外挂高精度传感器(满足IEC 61724-1 Class A级标准),结合高密度数据采样与数据积累,可以实现低效组件的准确定位与电量的量化损失。数据经过清洗并导入数据回归模型后,数据分析师可以极为近似地模拟出组件的衰减状况。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结论、同时结合经济性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与运维人员制定较为合理的技改方案。

组件动态测试作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检测与监测方式,我们将在此次TÜV北德云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项最新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证成果。欢迎各位踊跃参与(扫码注册报名),一起深入探讨光伏行业智能化与高效化的检测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