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量子计算领域的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量子处理器的发展,但由于对所谓的“时间晶体”的新研究,量子RAM的前景才刚刚出现。
作为汤姆的硬件(在新标签中打开)发现这一点的人指出,时间晶体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十年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物理学家弗兰克·威尔切克(FrankWilczek)首次将其理论化。
然后在2016年,两组科学家声称创造了第一次晶体,现在,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在新标签中打开),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对一对耦合时间晶体进行了实验,这可能为上述量子RAM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究竟什么是时间水晶?它是一个量子系统,粒子以周期性运动模式重复并永久持续,不会燃烧或产生能量。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在没有能量的情况下实现稳定运动状态的系统——但仍然遵守热力学定律。系统中没有进行任何工作,也没有可以从中获取能量。
研究人员在超流体状态下(通过冷却到绝对零以上的微小量来实现)在氦3中创建了他们的两个耦合时间晶体系统,使用激光来创建时间晶体(将能量注入其中)。
分析:未来会发生重大变化吗?
在这个实验中,时间晶体的运动不是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是持续了将近17分钟,尽管这确实是量子计算的绝对时代(相干时间以毫秒为单位,甚至不是秒,更不用说分钟了)。
而且它的时间足以引发人们猜测时间晶体最终可能成为解锁相当于RAM的量子计算的关键,充当一个具有量子处理器可以访问的持久存储潜力的系统。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推测,这种耦合时间晶体系统可以在室温下工作(而不是必须冷却到非常接近绝对零,就像这个实验一样,这不是很实用课程)。
简而言之,这种用时间晶体制成的量子RAM的想法最终有望成为现实,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前景。尽管在现实中,还有很多路要走(当然,对于更广阔的量子计算机世界来说,这已经足够了)。